基础拼音读法
cáo cāo yù jiǎng gàn dào le dà méi
这句“曹操遇蒋干——倒了大霉”是一则带有讽刺意味的歇后语,源自《三国演义》中的经典桥段,前半句是历史典故,后半句是寓意总结。我们来逐层解读它的含义与背景:
🧭 前句:“曹操遇蒋干”
- 出自《三国演义》赤壁之战前的情节。
- 曹操派蒋干去东吴“劝降”周瑜,结果反被周瑜反间,设计让蒋干偷回假的“蔡瑁、张允投降书”。
- 曹操信以为真,错杀两位水军主将,动摇军心,为赤壁惨败埋下伏笔。
👉 “遇蒋干”在这里象征轻信奸计、中了反间、误判形势。
💥 后句:“倒了大霉”
- 点明前句的后果:因误信蒋干而遭遇重大失败。
- “倒霉”是民间口语,形容遭遇不幸、运气极差。
- 在这个语境中,指的是曹操因误信而自毁阵营,最终兵败赤壁。
👉 是对“轻信小人、误判大局”的讽刺与警醒。
💡 深层寓意
这句歇后语蕴含了以下几层哲理:
- 识人不清,后果严重:用错人、信错人,可能导致全盘皆输;
- 智者也有失误:即使如曹操般雄才大略,也难免因一念之差而“倒霉”;
- 反间之术的高明与危险:周瑜巧用蒋干,曹操却中了圈套,体现了谋略的双刃性。
它常用于形容:
- 某人因轻信他人而遭遇失败;
- 某事因判断失误而陷入困境;
- 对“自作聪明反吃亏”的讽刺。
🎭 使用场景与语气
这句歇后语适合用于:
- 民间故事讲述、历史评论;
- 职场或生活中对“误信误判”的调侃;
- 社交平台上的幽默点评或讽刺文案。
语气上偏幽默、略带讽刺,适合轻松语境,也可用于警醒或批评场合。